不得不說,這本書名起得好;生而為人,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所渴求的事。而本書三大方向:揭開理想體重、生活幸福、身心平衡的秘密--正正是不少現代人所想的。我買這本書時,完全是因為「揭開理想體重」這幾個字,因為坊間太多太多說要達到「理想體重」的書二;而看罷後對我有沒有幫助?嗯,有的。
作者是醫生,文字流暢(也要讚譯者),本書編排從外到內,帶領讀者深入書中世界,加上書中的建議也很實用,例如書中會提出「正念飲食的十二個方法」(P.144-145),作者這樣寫:
-
只有在感覺餓的時候吃。注意並感覺你的飢餓,這是有意識飲食的基礎。
-
鼓勵自己全心注意,用餐時請永遠坐在一個不會讓你分心的安定環境。
-
先由適量的食物開始,例如半盤,吃完這份之後,先坐一會兒,看看自己還覺得有多餓。在拿更多食物之前,先喝一點水。
-
仔細品味並體會每一口的味道,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食物的風味上,比平常習慣咀嚼得更久一點。換句話說,讓味道本身成為一種體驗。
-
清楚覺察自己被油膩、鹹味和甜味熊熊燃起的食慾。苦味的食物會抑制食慾。。。。。
(從略)
從以上幾點來看,作者文字仔細,讀者容易明白和跟從。唯一是因為飲食習慣不同,書後的食譜對我暫時只是參考。
而書中有一段讓我有所思:
「在你個人的現實裡,如果你認為你的身體很醜陋,身體就永遠不會是你的盟友。如果你認為減重根本就是『太難』,那你會一直保持這樣。很不幸地,社會強加了二手信念,而我們信以為真,但充其量那不過是其他人的宜實,多半只是讓牢籠四周的牆更厚的磚頭而已。」
我承認,有段時間我真的覺得自己的身體很醜。甚至到寫文章時的這一分鐘,我也沒法完全接受自己身體,但已沒有之前所認為的這麼醜了(我想這是進步了吧?)。而身邊有些過重或過瘦的朋友,在和他們聊天時都會聽到,他們都會不自覺地說自己很肥,很醜,不好看等等。。。反正都是不斷批評自己的身體。而當我說別這樣批評自己的外型時,所有事情都可以改變的,他們通常的反應都是「我只是說實話」,「我有說錯嗎?」「已經沒辦法改變,我一生也會是這樣」,「因為XXXX,我就是沒有辦法再瘦下來了」之後便會轉話題或把耳朵關掉。
對於這些反應,我每次都會覺得很可惜。一方面是媒體所塑造的「完美外型」,使我們的腦袋已固定在一個所謂「標準的美態」上面,寧可認同人家所說,也不會去想想這是否合理和適合自己。我們若忽視自己的身體,拒絕和身體合作,就如我們開車時又不好好和自己的車子合作,這不是很笨嗎?如我上一篇說「五種傷痛,五種假面」,身體很聰明,會反應我們真實的自己。而讀此書,又再給予提醒,人生在世,要好好對待自己的身體。
整體來說,我覺得這是一本好書,看書時就如有個溫柔的朋友在你旁邊輕輕細語。看畢全書已相距數個月,我也會不時拿起再看看書中建議,作為對自己的一個提醒;也會推薦給想連結內在,恢復身心整體平衡的朋友去看。